沂源精品文物系列展览
沂源文博微课堂--沂源精品文物系列(四)
弓形器
形制作弓形,故名。两端有铃,摇之有声,流行于商末周初,用途至今尚有异议,由于常与车马器一起出土,故多数学者认为它是车马器,但有学者认为是弓柲(bì),系弓上的辅助器,驰弓时缚在弓背的中央部位以防弓损坏;有学者认为是系于腰间悬挂缰绳用于驾车。
(一)
名称:商代太阳纹嵌绿松石铜弓形器
年代:商代
质地:铜
级别:二级文物
尺寸:长34.6、通高10.2、弓背长18.6、中宽5.6、銮铃径3.1厘米
器物描述:弓背中部饰太阳纹,嵌绿松石,两弓臂臂端饰镂孔瓣状銮铃,镂孔为四个,内有卵石。
商代太阳纹嵌绿松石铜弓形器
(二)
名称:商代凸棱纹嵌绿松石铜弓形器
年代:商代
质地:铜
级别:二级文物
尺寸:长30.4、通高9.9、弓背长17.2、中宽5.2、銮铃径2.7厘米
器物描述:弓背中部饰凸棱纹,嵌绿松石,弓背与弓臂连接处各有一镂孔,两弓臂臂端饰镂孔瓣状銮铃,镂孔为四个,内有卵石。
商代凸棱纹嵌绿松石铜弓形器